根據公司黨委要求,最近閱讀和觀看了一批優秀廉政書籍和反腐影片,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影片《人民的名義》,讓我感觸頗多。該劇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、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,圍繞“官”與“財”發生的一系列錯綜復雜的錢權交易。
當今世界,每個人都會應對許許多多、形形色色的誘惑,隱藏在誘惑后面是陷阱,是犯罪的深淵。
“官”與“財”都是人們所喜歡并熱衷追求的,許多人都祈禱自己能“官運亨通”“財運亨通”,一個人如果能夠擁有這兩個字,則一生不為虛度。但二字連讀,與“棺材”同音。棺材是用來裝死人的,而“死”是人們最忌諱的字眼。看來倉頡在漢字造字的過程中,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,為了提醒那些企圖以官生財者注意:“官”與“財”是相克的,二者不可兼得。
我認為權力的傳遞應該建立在美德和智慧的基礎之上,而不是裙帶關系。權力的交接應該是責任傳遞,而非財富轉移。為官之德,才能真正做到“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”。才能杜絕違反《廉政準則》行為的發生,促進廉潔從政。
通過讀書思廉活動,使我清醒看到我們黨員干部要真正做到人生清廉,必須加強黨性修養、抵擋不良風氣的侵蝕,用理論武裝頭腦,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,做到言必行,行必果,時刻嚴格要求,事事嚴于律己,始終持續思想道德的純潔性。
(研發中心 朱雅明)
|